判定脂肪肝的級別常見方法有肝臟超聲、CT 檢查、磁共振成像MRI、肝活檢、血液檢查等。
1. 肝臟超聲: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通過超聲的回聲特點來判斷脂肪肝的程度。正常肝臟組織在超聲下呈現(xiàn)均勻的中等回聲,而脂肪肝時肝臟回聲增強,前場回聲細密,后場回聲衰減。根據(jù)回聲衰減程度以及肝內(nèi)血管紋理的顯示情況,可將脂肪肝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脂肪肝時,肝臟回聲稍增粗,前場回聲略增強,后場回聲輕度衰減,肝內(nèi)血管紋理清晰;中度脂肪肝肝臟回聲進一步增強,前場回聲明顯細密,后場回聲衰減較明顯,肝內(nèi)血管紋理欠清晰;重度脂肪肝肝臟回聲顯著增強,前場回聲極度細密,后場回聲嚴重衰減,肝內(nèi)血管紋理難以辨認。
2. CT 檢查:CT 圖像能清晰顯示肝臟的形態(tài)、大小及密度變化。正常肝臟密度均勻,CT 值一般在 40 - 80HU 之間。當發(fā)生脂肪肝時,肝臟密度降低,肝/脾 CT 比值可作為判斷脂肪肝程度的指標。肝/脾 CT 比值在 0.7 - 1.0 之間為輕度脂肪肝;比值在 0.5 - 0.7 之間為中度脂肪肝;比值小于 0.5 則為重度脂肪肝。同時,CT 還能發(fā)現(xiàn)肝臟是否存在其他病變。
3. 磁共振成像MRI:對脂肪肝的診斷也有重要價值,尤其是在鑒別診斷方面。它可以通過不同序列成像來觀察肝臟脂肪含量及分布情況。在 T1WI 和 T2WI 序列上,脂肪肝表現(xiàn)為肝臟信號增高,脂肪抑制序列上信號減低。通過測量肝臟的脂肪分數(shù),能較為準確地評估脂肪肝的嚴重程度。不過,MRI 檢查費用較高,檢查時間較長,限制了其廣泛應(yīng)用。
4. 肝活檢:是診斷脂肪肝分級的金標準,通過獲取肝臟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能直接觀察肝細胞內(nèi)脂肪滴的大小、數(shù)量以及分布情況,準確判斷脂肪肝的分級,還能明確是否存在炎癥、纖維化等其他病變。但肝活檢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痛苦和風險,如出血、感染等,一般不作為首選。
5. 血液檢查:某些血液指標可輔助判斷脂肪肝的級別。例如,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標可能升高,且升高程度與脂肪肝嚴重程度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血脂指標也常出現(xiàn)異常。一些新型的血液標志物如 FibroScan 檢測的肝臟硬度值等,也有助于評估脂肪肝是否進展到纖維化階段。但血液檢查結(jié)果受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單純依靠血液指標準確分級。
在進行脂肪肝級別判定時,醫(yī)生會綜合考慮患者的癥狀、病史、各項檢查結(jié)果等多方面因素,以做出準確診斷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