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破損可能是大便干結、外傷、肛周感染、肛裂、肛瘺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調(diào)整飲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大便干結:長期飲水過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易導致大便干結。排便時干結大便會過度擠壓、摩擦肛門,造成破損。日常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多喝水??勺襻t(yī)囑使用開塞露、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潤腸丸,潤滑腸道、促進排便,減輕對肛門的損傷。
2. 外傷:外力撞擊、異物插入肛門等都可能引起破損。如運動時意外受傷或不當使用肛門用品。應避免再次受到外力傷害,保持肛門清潔。若破損較輕,可遵醫(yī)囑用碘伏消毒,涂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云南白藥膏,預防感染,促進愈合。
3. 肛周感染: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肛周皮膚,引發(fā)炎癥,炎癥刺激可使肛門皮膚破損。平時要注意肛周衛(wèi)生,勤換內(nèi)褲??勺襻t(y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消除感染,促進破損處恢復。
4. 肛裂:長期便秘或腹瀉,使肛管皮膚反復受損,形成慢性潰瘍。要養(yǎng)成良好排便習慣,避免久蹲??勺襻t(yī)囑用復方角菜酸酯栓、肛泰栓、太寧乳膏,減輕疼痛,促進裂口愈合。
5. 肛瘺:多由肛周膿腫破潰后形成,外口反復流出膿性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導致破損。需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搔抓。通常需要手術治療,術后遵醫(yī)囑使用康復新液坐浴,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日常要保持肛門清潔,排便后用溫水清洗,避免用力擦拭。穿寬松、透氣的棉質(zhì)內(nèi)褲,減少對肛門的摩擦。合理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適。適當運動,促進腸道蠕動,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