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肝感染性疾病的常見病原體有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病原體:
1.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可導致丙型肝炎,這兩種病毒感染后可能發(fā)展為慢性肝炎,進而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等嚴重后果。
2. 細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傷寒桿菌感染可引起傷寒,表現(xiàn)為持續(xù)發(fā)熱、相對緩脈等癥狀;痢疾桿菌感染可導致痢疾,出現(xiàn)腹痛、腹瀉、膿血便等。
3. 真菌:白色念珠菌等。白色念珠菌感染肝臟可引起真菌性肝炎,多見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等。
4. 寄生蟲:血吸蟲等。血吸蟲感染可引起血吸蟲病,主要病變在肝臟和腸道,可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等。
5. 其他:EB 病毒等。EB 病毒感染可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肝損傷。
注意,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肝感染性疾病在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一旦出現(xiàn)肝臟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避免感染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