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皮膚癢可使用的藥物有爐甘石洗劑、糖皮質(zhì)激素藥膏、抗組胺藥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
1. 爐甘石洗劑: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外用藥物,主要成分有爐甘石、氧化鋅等。它具有收斂、止癢的作用,對于因蚊蟲叮咬、痱子等引起的皮膚瘙癢有較好的效果。使用時將其搖勻,用棉簽蘸取適量涂抹在瘙癢部位,每日可涂抹多次,能有效緩解瘙癢帶來的不適,且安全性較高,副作用相對較少 。
2. 糖皮質(zhì)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等。這類藥膏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的功效,適用于多種皮膚瘙癢癥狀,像濕疹、接觸性皮炎等。不過,長期使用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比如皮膚變薄、色素沉著等,所以使用時需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控制使用的劑量和時間,不可隨意長期大量涂抹。
3. 抗組胺藥物:常見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通過口服進入體內(nèi),能有效阻斷組胺與受體的結(jié)合,從而減輕皮膚瘙癢癥狀,常用于治療過敏性皮膚病導致的瘙癢。一般按照說明書或遵醫(yī)囑服用,部分人服用后可能會有嗜睡等不良反應,用藥期間應避免從事高空作業(yè)、駕駛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
4. 抗生素:當皮膚瘙癢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時,如膿皰瘡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例如莫匹羅星軟膏等。它能抑制或殺滅細菌,控制感染,進而緩解瘙癢。使用時要確保皮膚清潔,將藥膏均勻涂抹在感染部位,遵循療程使用,以保證徹底治愈,防止病情反復。
5. 免疫抑制劑:對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引發(fā)的皮膚癢,如銀屑病等,可能會用到免疫抑制劑,像他克莫司軟膏等。這類藥物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減輕免疫反應帶來的皮膚癥狀。但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一定的不良反應,需在醫(yī)生的密切監(jiān)測下使用,根據(jù)病情變化及時調(diào)整用藥方案。
皮膚出現(xiàn)瘙癢癥狀時,不要隨意搔抓,以免抓破皮膚引發(fā)感染。不同原因?qū)е碌钠つw癢用藥不同,自行用藥效果不佳或癥狀持續(xù)加重時,應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后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以確保安全有效地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