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嵌頓是指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并且由于外環(huán)狹窄,疝內容物不能回納到腹腔內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疝嵌頓通常發(fā)生在腹外疝,如腹股溝疝、股疝等。當疝內容物多為腸管突出后,受到疝環(huán)的擠壓,靜脈回流受阻,導致疝內容物出現水腫、淤血,進而使疝內容物體積增大。隨著病情的進展,動脈血流也會受到阻礙,導致疝內容物發(fā)生缺血、壞死,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疝嵌頓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并伴有劇烈疼痛。平臥或用手推送不能使疝塊回納。如果疝內容物為腸管,還可能出現腹痛、惡心、嘔吐、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癥狀。
一旦發(fā)生疝嵌頓,應立即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病情進行手法復位或手術治療。手法復位適用于發(fā)病時間短、局部癥狀輕、無腹膜炎表現的患者。但如果手法復位失敗,或者患者出現了腹膜炎癥狀,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切除壞死的疝內容物,并修補疝環(huán)。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疝的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腹內壓增高。如果發(fā)現疝塊突出后不能回納,應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