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常見的有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胎糞吸入綜合征等。
1. 吸入性肺炎:
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吸入羊水、胎糞或乳汁等異物,從而引發(fā)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多因胎兒在宮內或分娩時缺氧,導致呼吸運動加強,吸入了被污染的羊水。胎糞吸入綜合征則是胎兒在宮內缺氧時排出胎糞,污染羊水后被吸入肺部。乳汁吸入性肺炎常見于吞咽功能不協調的新生兒,在吃奶過程中乳汁誤入氣管。
2. 感染性肺炎:
可分為產前、產時和產后感染。產前感染多因母親孕期有感染,病原體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產時感染主要是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吸入了被污染的產道分泌物。產后感染則多因新生兒接觸了被病原體污染的環(huán)境、物品或人員,病原體經呼吸道、皮膚等途徑侵入肺部。
3. 胎糞吸入綜合征:
胎兒在宮內缺氧時,會排出胎糞并吸入被胎糞污染的羊水。胎糞可阻塞氣道,引起肺不張、肺氣腫等病變,嚴重時可導致呼吸衰竭。胎糞吸入綜合征的病情通常較為嚴重,需要及時治療。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對新生兒的健康威脅較大,家長要密切關注新生兒的呼吸、體溫等情況。若發(fā)現新生兒有呼吸急促、口唇發(fā)紫、發(fā)熱等異常表現,應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以保障新生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