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夾滯證是指在感受風熱之邪引起感冒的同時,兼夾有食積停滯的證候。
風熱感冒夾滯證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同時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口氣酸臭,大便酸臭或干結等食積停滯的癥狀。
這種證候的形成,多是由于小兒臟腑嬌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加之飲食不知自節(jié),在感受風熱之邪后,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食積內(nèi)停;或者是原本就有食積,又復感風熱之邪,從而形成風熱感冒夾滯證。
對于風熱感冒夾滯證的治療,既要疏散風熱,又要消食導滯。常用的方劑有銀翹散合保和丸等。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調整用藥。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風熱感冒夾滯證的發(fā)生,應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盡量少吃油膩、辛辣、甜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飲食的清淡和均衡。同時,要根據(jù)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或過熱。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如果出現(xiàn)感冒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