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分為伸直型、屈曲型、粉碎型等。
1.伸直型:最為常見,骨折線從前下方斜向后上方,骨折近端向前下移位,遠端向后上移位,易合并肱動、靜脈及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損傷。
2.屈曲型:較為罕見,骨折線從后下方斜向前上方,骨折近端向后下移位,遠端向前上移位,常合并肘后方關節(jié)囊及尺側副韌帶損傷。
3.粉碎型:此型骨折較為復雜,骨折端碎裂成多塊,骨折線不規(guī)則,常伴有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治療難度較大,易發(fā)生骨不連或畸形愈合。
肱骨髁上骨折后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確定骨折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在治療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肢的血運、感覺和運動功能,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固定期間要定期復查X線片,以了解骨折愈合情況,根據骨折愈合情況及時調整固定方式和時間。康復訓練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逐漸增加活動范圍和強度,避免過早負重和劇烈運動,以防止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同時,要注意保持患肢的清潔和干燥,預防感染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