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常用的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促胃腸動力藥、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消化酶制劑等。
1. 質子泵抑制劑:通過抑制胃壁細胞上的質子泵,減少胃酸分泌,從而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緩解胃痛、反酸等癥狀。常見的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能有效抑制胃酸,促進胃黏膜修復,一般療程為 2 - 4 周,具體用量需根據病情遵醫(yī)囑。
2. 胃黏膜保護劑:這類藥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對胃黏膜的侵蝕,促進胃黏膜的修復。比如鋁碳酸鎂、硫糖鋁等。鋁碳酸鎂能快速中和胃酸,緩解胃部不適;硫糖鋁可在酸性環(huán)境下形成凝膠,覆蓋在胃黏膜表面。使用時需注意按療程服用。
3. 促胃腸動力藥:當慢性淺表性胃炎伴有胃腸動力不足,出現(xiàn)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可使用促胃腸動力藥。像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能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改善消化不良癥狀,一般飯前半小時服用效果更佳。
4. 抗幽門螺桿菌藥物:如果慢性淺表性胃炎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就需要進行根除治療。通常采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櫞酸鉍鉀等。治療療程一般為 10 - 14 天,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醫(yī)囑按時服藥。
5. 消化酶制劑:對于消化功能較差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消化酶制劑可以幫助消化,改善食欲。例如復方消化酶膠囊等,能補充體內消化酶的不足,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般在飯后服用。
用藥期間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服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態(tài),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