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抗凝血藥物有華法林、肝素、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一、華法林:是一種香豆素類口服抗凝藥物,通過抑制維生素 K 環(huán)氧化物還原酶,阻礙維生素 K 的循環(huán)利用,從而影響凝血因子的合成,發(fā)揮抗凝作用。
2.肝素:分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可與抗凝血酶Ⅲ結合,增強其對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 和Ⅻa 的抑制作用,從而發(fā)揮抗凝效果;低分子肝素則通過抗凝血酶Ⅲ介導或激活血小板因子 4 等途徑發(fā)揮抗凝作用,其抗凝作用具有選擇性高、出血風險相對較低等特點。
3.達比加群酯:為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可特異性地與凝血酶的活性位點結合,阻止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從而發(fā)揮抗凝作用,無需監(jiān)測凝血指標,使用較為方便。
4.利伐沙班:是一種新型口服直接 Xa 因子抑制劑,可選擇性地抑制 Xa 因子的活性,阻斷凝血瀑布的下游通路,達到抗凝目的,服用方便,且藥物間相互作用相對較少。
5.阿哌沙班:也是一種口服直接 Xa 因子抑制劑,能有效抑制 Xa 因子,減少血栓形成,在預防和治療靜脈血栓栓塞癥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使用抗凝血藥物時,應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用藥,定期復查凝血功能等相關指標,避免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同時注意觀察有無出血等不良反應,如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就醫(yī)。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碰撞、受傷等情況,以免導致出血難以止住。如果需要進行手術或有其他緊急情況,應提前告知醫(yī)生正在使用的抗凝血藥物,以便醫(yī)生采取相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