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年人正常有 28 顆至 32 顆牙齒。
原理:人類的牙齒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切牙用于切割食物,尖牙用于撕裂食物,前磨牙和磨牙用于磨碎食物。在兒童時期,會陸續(xù)長出乳牙,共 20 顆。隨著年齡的增長,從 6 歲左右開始,乳牙逐漸脫落,恒牙開始長出,替換乳牙。一般情況下,恒牙會有 28 顆,即 14 對。但有些人在智齒萌出時,會再長出 4 顆智齒,從而達到 32 顆。
具體論述:在兒童階段,20 顆乳牙會依次替換為恒牙。到了成年后,28 顆恒牙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它們分布在上下頜骨的各個部位,共同完成咀嚼等功能。而智齒的萌出時間較晚,有些人可能終生不長智齒,或者只長出部分智齒。
日常護理及風險提示:要保持口腔清潔,每天刷牙兩次,飯后漱口,避免食物殘渣殘留導致齲齒和牙周炎。同時,要注意避免咬過硬的食物,以免損傷牙齒。如果發(fā)現牙齒有異常,如疼痛、松動、齲齒等,應及時就醫(yī),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