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血壓一般 130/80mmHg 左右。通常情況下,慢性腎炎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應盡量低于 130/80mmHg。對于尿蛋白定量大于 1g/d 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 125/75mmHg 以下。
原理在于慢性腎炎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腎臟的調(diào)節(jié)血壓功能出現(xiàn)異常,血壓升高會進一步加重腎臟的損害??刂蒲獕嚎梢詼p少腎臟的血流動力學負擔,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
具體來說,慢性腎炎患者血壓升高可能與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激活、水鈉潴留等因素有關(guān)。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水鈉潴留則會增加血容量,也會使血壓上升。通過使用降壓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同時減少尿蛋白的排出,保護腎臟功能。
日常護理中,慢性腎炎患者應注意定期測量血壓,遵醫(y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可能導致血壓波動的因素。同時,要注意低鹽飲食,控制水分攝入,以維持血壓的穩(wěn)定。如果血壓控制不佳,應及時就醫(yī)調(diào)整治療方案,以防止腎臟疾病的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