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破皮可能是摩擦、外傷、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減少摩擦、清潔消毒、保濕、遠離過敏原、抗感染等。
1. 摩擦:日常勞作、頻繁使用工具或長時間握持物品等,都可能因持續(xù)摩擦導致手部皮膚破皮。應(yīng)盡量減少手部與粗糙物體的摩擦,避免過度用力。若破皮較輕,可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再涂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遵醫(yī)囑用藥,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2. 外傷:受到尖銳物品刺傷、切割傷等外力作用,致使手部皮膚破損。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去除污垢和雜質(zhì),隨后用碘伏消毒,根據(jù)傷口情況,可遵醫(yī)囑外用云南白藥粉、康復新液、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傷口愈合。
3. 皮膚干燥:氣候干燥、頻繁洗手且未做好保濕等,會使手部皮膚水分流失,變得脆弱易破皮。要注意手部保濕,洗手后及時涂抹護手霜。可選用尿素維E乳膏、凡士林軟膏、硅油乳膏,遵醫(yī)囑使用,改善皮膚干燥狀況。
4. 接觸性皮炎:接觸某些刺激性物質(zhì)或過敏原,如洗潔精、染發(fā)劑等,引發(fā)皮膚炎癥導致破皮。需盡快遠離過敏原,用清水沖洗接觸部位。癥狀較輕時,可遵醫(yī)囑外用爐甘石洗劑、地奈德乳膏、鹵米松乳膏緩解癥狀。
5. 感染: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手部皮膚,破壞皮膚組織引起破皮。細菌感染可遵醫(y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真菌感染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聯(lián)苯芐唑乳膏,抑制病原體,促進傷口恢復。
要保持破皮處清潔衛(wèi)生,避免沾水,防止二次感染。避免搔抓破皮部位,以免加重損傷。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zhì)的食物,促進傷口愈合。若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