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腫了,通常在不同時期選擇熱敷或冷敷。在臉腫發(fā)生的初期,一般建議冷敷;而在臉腫癥狀有所緩解后,熱敷往往更為合適。
臉腫初期進行冷敷,主要是因為冷敷能夠使局部血管收縮。當臉部受到外傷、炎癥等刺激出現(xiàn)腫脹時,局部血管會擴張,血液流量增加,導致腫脹加劇。此時冷敷可以降低局部組織的溫度,使血管收縮,減少血液滲出和局部充血,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比如因碰撞導致的臉部軟組織損傷,在傷后24小時內冷敷,能有效緩解腫脹。
當臉腫情況穩(wěn)定一些后,熱敷則更有益。熱敷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它能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液供應,有助于帶走組織間的滲出液和代謝廢物,促進炎癥的吸收和消散,對消腫有積極作用。例如一些炎癥引起的臉部腫脹,在炎癥得到一定控制后熱敷,能加速恢復。
不過,在進行冷敷和熱敷時都要注意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冷敷時避免凍傷皮膚,熱敷時防止燙傷,每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20分鐘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