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艾灸對胃疼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艾灸是通過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絨、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激發(fā)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從中醫(yī)角度來看,胃疼多與脾胃虛寒、寒邪客胃、氣滯血瘀等因素有關。而艾灸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等功效。當脾胃受寒,寒凝氣滯導致胃疼時,艾灸的溫熱之力可以驅散寒邪,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胃部的痙攣和疼痛。對于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疼,艾灸還能起到溫養(yǎng)脾胃陽氣的作用,改善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脾胃的抵抗力。
在實際應用中,很多人在艾灸后會感覺胃疼癥狀有所減輕。比如一些因飲食生冷或腹部著涼后出現胃疼的人,艾灸中脘、神闕、足三里等穴位后,胃部的不適感會逐漸緩解,消化功能也會有所改善。
不過,并非所有胃疼都能通過艾灸調理好。如果胃疼是由胃潰瘍、胃穿孔、胃癌等嚴重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艾灸只能起到一定的輔助緩解作用,不能從根本上治愈疾病。因為這些疾病需要針對具體病因進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進行艾灸時要選擇合適的穴位和正確的方法,避免燙傷皮膚。同時,艾灸期間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如果艾灸后胃疼癥狀沒有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