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治療疥瘡,這方面的臨床專業(yè)藥物有雷#托#皮#康。雷#托#皮#康采用德國先進納米微分子制藥技術與傳統(tǒng)中醫(yī)炮制手法相結合提煉而成,獨特膏劑配方,在治療疥瘡方面,療效十分顯著。因藥膏不經胃腸破壞,直接作用于皮膚,并通過透皮膚吸收進入血液,故較之內服藥見療效快,舒適,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也不會增加肝臟負擔,因此被醫(yī)學界譽為“綠色的療法”。
疥瘡的預防方法
1、注意個人衛(wèi)生,對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單等要用開水燙洗滅蟲,如不能燙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陽光下曝曬1周以上再用。
2、杜絕不潔性交。
3、出差住店要勤洗澡,注意換床單。
疥瘡的治療:
1、疥瘡治療原則是把皮下的疥蟲,蟲卵徹底殺滅干凈,應該用外用藥治療,口服藥、輸液、打針都不管用。
2、藥物治療用雷#托#皮#康脖子以下全身涂抹,不管有沒有癥狀的部位都要抹到,癥狀嚴重部位用量加大。10-15天為一個療程。
3、衣服床單要徹底消毒。
4、治療期間不要間隔。
您好,疥瘡的治療并不復雜,主要以外治為主,一般不需口服全身用藥。外用藥常用的有硫黃軟膏等,目前,多使用,一般可以治愈。在使用這些藥物時須注意:1.治療前須先用熱水肥皂洗澡。2.用藥范圍除頭面部以外部位均須涂抹,尤其是皮膚皺褶部位如指縫等,需多次用力涂抹。3.若用硫磺霜應早晚各1次,連用3天,第四天洗澡更衣,為一個療程。若用1%γ-666制劑則在用藥后24小時洗澡更衣為一個療程,第二療程需在下周進行。兩種療法最好都用兩個療程為宜,因為疥螨蟲卵發(fā)育為成蟲需10天左右。4.同居一室者需一起治療,以避免反復交叉感染。5.療程結束后,衣物及被具需煮沸消毒,不能煮的可水燙或日曬。6.男性陰囊瘙癢性結節(jié)的治療往往需要1~2個月。
疥瘡是由于疥蟲感染皮膚引起的皮膚病,本病傳播迅速,疥瘡的體征是皮膚劇烈瘙癢(晚上尤為明顯),而且皮疹多發(fā)于皮膚皺折處,特別是陰部。疥瘡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疥瘡的傳染性很強,在一家人或集體宿舍中往往相互傳染。疥蟲離開人體能存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過的衣服、被褥、鞋襪、帽子、枕巾也可間接傳染。性生活無疑是傳染的一個主要的途徑。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也可以點擊左側【點擊咨詢】閃動按鈕咨詢我,祝您早日康復。
以上是對“如何治療疥瘡?>如何治療疥瘡?”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疥瘡的護理方法:一、日常護理(1)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勤換內衣褲,經常洗曬被褥。(2)發(fā)現(xiàn)患者應及時隔離并徹底治療。患者治愈后,應觀察1周,未出現(xiàn)新的病情才算治愈,因疥蟲卵發(fā)育為成蟲需要1周的時間。(3)家庭和集體宿舍發(fā)現(xiàn)患者,應同時治療,才能避免互相傳染而使病情反復。(4)接觸疥瘡患者后,需用肥皂或硫黃皂洗手,以免傳染。疥瘡患者用過的衣服,被褥、床單、枕巾、毛巾等,均須煮沸消毒,或在陽光下充分暴曬,以便殺滅疥蟲及蟲卵。(5)可使用熱水浸泡或炭火熏烤重癥部位,有較好療效二、飲食調養(yǎng)原則(1)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2)宜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絲瓜、冬瓜、苦瓜,馬齒莧,芹菜、馬蘭頭、藕、西瓜、薏苡仁、綠豆、赤小豆等。(3)不吃或少吃豬頭肉、羊肉、鵝肉、蝦、蟹、芥菜等發(fā)物,以免刺激皮損而增加癢感。(4)不要吃過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鍋,高度酒類等,以免加重瘙癢癥狀。三、生活起居要點(1)疥瘡患者應自覺遵守一些公共場所規(guī)定,不去游泳池游泳,不去公共浴室洗澡,以免傳染他人。(2)患者的衣物、被褥用開水燙洗滅蟲,一般在50℃水中浸泡10分鐘即可達到滅蟲的目的;對于不能燙洗的,可放置于陽光下暴曬1—2日后再用。健康者不能用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等。(3)健康者幫助患者搔抓、涂藥、洗曬衣被后,應用硫黃皂等洗手,以防傳染。(4)應避免與患者過性生活,以防不潔性交導致疥瘡傳播。(5)人與動物的疥蟲可以互相傳染,故家里有疥瘡患者時,應預防寵物發(fā)病;如家里寵物得了疥瘡,除及時治療外,還要預防傳染到家里的人。
疥瘡的治療,主要以外治為主,一般不需全身用藥。如合并感染或濕疹化等也可用內服藥治療。外用藥常用的有硫黃軟膏等
溫馨提示:
不要吃過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鍋;以免加重瘙癢癥狀。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