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母親50歲體型偏胖,在前3,4個月時發(fā)現(xiàn)腳底跟往里一點也就是腳底弧線的最高點那個位置左右吧,很痛。
才開始懷疑是痛風,檢查血液尿酸偏高,就喝關于痛風的要品,但是不見療效,一直靠止痛要要來維持。
到北京一個大醫(yī)院,醫(yī)生了解了一下就說“根痛癥”,就開了一些消炎止痛的要,聽醫(yī)生說還有腎的問題吧,就開了點關于腎的要,應該是腎虛?還有一些泡腳的藥
本來以為會好一點的,但半個月了還是不見療效,于是又到一家專治骨科的大醫(yī)院,醫(yī)生一拿拍的片子就說是“根痛癥”,看他說的這么果斷,我們心里也沒低了......
就在今天的前幾天,我母親出現(xiàn)了大腿部分疼痛,不知道這病會不會又蔓延的趨勢?
還請各位醫(yī)生給一些這方面的建議和關于這種病癥的治療
也請各位醫(yī)生解釋一下“根痛癥”的病因、治療和禁忌項目。
謝謝大家為我母親做的一切!
跟痛癥概述:跟痛癥是由多種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腳后跟)疼痛,其與勞損和退化有密切關系,常見的病因有:(1)足跟纖維脂肪墊炎;(2)蹠筋膜炎;(3)跟骨骨刺。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足跟蹠面疼痛、腫脹和壓痛,走路時加重。本病多發(fā)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發(fā)生率高,一側或兩則同時發(fā)病。大多數(shù)為慢性起病,常同時有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性關節(jié)炎等。本病主要以非手術療法為主,療效較佳。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則需行手術治療。臨床表現(xiàn):1.跟部局部疼痛、腫脹、走路時加重。2.足跟底前內側壓痛。3.有時有其他畸形,為平底足等。診斷依據(jù):1.多于中年以上發(fā)病,跟部蹠面痛,走路時加重。足跟底前內側壓痛。2.跟骨側位x線片可能有骨刺。治療原則:1.減少局部壓迫:可采用海綿跟墊、矯形鞋、石膏外固定。2.局部理療或熱敷。3.痛點封閉:用醋酸氫化考的松或強的松龍12.5—25mg加1%—2%普魯卡因0.5—2ml局部注射,每周一次,1—3次為一療程。4.外敷活血通絡的中草藥。5.消炎止痛類藥應用。6.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如骨刺切除、蹠腱膜附著處松解或脛后神經跟下支切斷術。用藥原則:1.在門診治療者以局部封閉、理療和外敷活血通絡中草藥為主,可輔以消炎止痛藥。2.經保守治療無效的頑固性疼痛者可行手術治療,術后需應用抗生素和支持,對癥治療,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抗生素。輔助檢查:1.對在門診治療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中的一項或數(shù)項為主;2.對需住院手術者,則檢查專案包括檢查框限“a”所有專案;3.若需與跟部軟組織化膿性感染、早期跟骨骨髓炎或結核等鑒別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療效評價: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功能恢復。2.好轉:癥狀、體征明顯改善。3.未愈:癥狀、體征未改善。參考資料:骨科跟痛癥痛風與下列因素有關(1)與肥胖有關:飲食條件優(yōu)越者易患此病。有人發(fā)現(xiàn)痛風患者的平均體重超過標準體重17.8%,并且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減輕體重后,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這說明長期攝入過多和體重超重與血尿酸水平的持續(xù)升高有關。(2)與高脂血癥有關:大約75%~84%的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個別有高膽固醇血癥。痛風患者為了減輕病情,應減輕體重,達到生理體重標準,適當控制飲食,降低高脂血癥。(3)與糖尿病有關:糖尿病患者中有0.1%~09%伴有痛風,伴高尿酸血癥者卻占2%~50%,有人認為肥胖、糖尿病、痛風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三聯(lián)“殺手”。(4)與高血壓有關:痛風在高血壓患者中的發(fā)病率為12%~20%,大約25%~50%的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約占58%。(5)與動脈硬化有關: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和糖尿病本身就與動脈硬化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我院資料統(tǒng)計100例,因動脈硬化而發(fā)生急性腦血管病的患者有42%存在高尿酸血癥。1951年Gertler等敘述一組年輕人患冠心病者具有顯著高尿酸血癥的統(tǒng)計學意義。(6)與飲酒有關:長期大量飲酒對痛風患者不利有三:①可導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從而可誘發(fā)痛風性關節(jié)炎急性發(fā)作。②可刺激嘌呤增加。③飲食時常進食較多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經消化吸收后血中嘌呤成分也增加,經過體內代謝,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誘發(fā)痛風性關節(jié)炎急性發(fā)作。參考資料:中華健康又出現(xiàn)大腿部分疼痛,用跟痛癥不好解釋.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屬于新陳代謝疾病,建議到當?shù)卮筢t(yī)院內分泌科仔細檢查,最好能做血糖檢查,排除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
痛風與糖尿病有關一位已有5年糖尿病史的患者,平時血糖、血壓控制得較好,可是,由于喝了點酒,吃了點海鮮后,右腳大拇指關節(jié)痛得不得了。急查血尿酸,結果被診斷為“痛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原發(fā)性痛風與肥胖、糖尿病、原發(fā)性高血壓、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關系密切,目前已把高尿酸血癥及痛風列入代謝綜合征中的一個表現(xiàn)。高尿酸血癥中有10%20%發(fā)生痛風,常見于體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痛風急性發(fā)作癥狀常是急性關節(jié)炎,劇痛常在夜間突然發(fā)生,也有一些在凌晨醒來下地時發(fā)生,一般發(fā)生在一側足部拇指關節(jié),偶爾雙側或多關節(jié)同時或先后受累。飲酒、高蛋白飲食、腳扭傷是重要誘因,絕大多數(shù)的痛風可復發(fā),反復發(fā)作可造成關節(jié)永久性損害及關節(jié)變形,破壞,導致殘疾。對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目前無根治方法,改變生活方式很重要,尤其在急性期應禁食動物內臟、水產品、濃肉湯、扁豆、干豆類等;選用堿性食物(含有較多鈉、鉀、鈣等元素的食物);每天飲水不少于1500ml,以利于尿酸溶解排泄;避免飲用濃茶、咖啡、可可等飲料;避免受涼、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當血尿酸大于8~9mg/dl時則需加用藥物治療,以預防急性痛風發(fā)作,保護腎功能。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血脂異常等患者在關注血糖、血壓和血脂的同時亦需關注血尿酸,定期測定血尿酸濃度(每三個月一次)。在降低尿酸的同時控制血糖、控制血壓、調節(jié)血脂。參考資料:文匯報
溫馨提示: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精神緊張、感染、手術,一般不主張痛風病人參加跑步等較強的體育鍛煉,或進行長途步行旅游。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