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舌頭長了一個小包,好像是潰瘍,很疼很疼,吃飯喝水都疼
不明
曾經(jīng)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用過幾次西瓜霜粉,不怎么管用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怎么樣能快點好啊
病情分析:
民間一般稱之為上火,但是西醫(yī)的觀點是95%的口腔潰瘍都是由于病毒引起來的,不可小視??谇粷円话愣喟l(fā)于春秋季節(jié)交換的時候,一般免疫力低下的人由于季節(jié)的變化,而體內(nèi)的環(huán)境不能及時調(diào)整,發(fā)生免疫低下,病毒此時就會乘虛而入,造成潰瘍。潰瘍一般不用用藥,一至兩周自愈。也可以服用一點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2配合服用,兩到三天痊愈,注意多飲水,多休息。尤其體質(zhì)弱的人更要注意休息。
口腔潰瘍與以下因素有關(guān):[1]
1、消化系統(tǒng)疾病及功能紊亂:如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情況。
2、內(nèi)分泌變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經(jīng)期發(fā)生,可能與體內(nèi)雌激素量下降有關(guān)。有些女性每逢經(jīng)期或行經(jīng)前后就會出現(xiàn)口腔潰瘍,用藥治療只能暫時緩解,下月行經(jīng)時依然如故地出現(xiàn),疼痛難忍,與此同時,還常伴有口干、心煩、易怒和大便干結(jié)等令人煩惱的癥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月經(jīng)期出現(xiàn)口腔潰瘍主要是由于體內(nèi)黃體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有的患者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發(fā)病,可能與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
4、遺傳因素:如父母雙方均患有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時,其子女約有80— 90%患病,若雙親之一患此病時,其子女約有50—60%患病。
5、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營養(yǎng)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發(fā)病的可能性。
指導意見:
推薦治療方法:
用藥方法
針對口腔無感染者,采取預防性措施,生活能自理者,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督促其經(jīng)常漱口;對于病情危重且生活不能自理者,可用止血鉗夾持棉球清洗。常用藥物有1:5000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朵貝液,3%NaHCO3,1%過氧化氫等。每日3次,每次1~3min。
腔含漱藥、外敷藥都有消除炎癥、消腫止痛、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局部用藥時,應先用漱口水清洗口腔,特別是患部,把食物殘渣、唾液等漱去,然后用干凈的棉簽輕拭后再局部用藥,以便藥物直接粘附在潰瘍面上。治療口腔潰瘍效果較好的藥物有雙料喉風散、珠黃散、金黃散、三七粉、西瓜霜、珍珠粉等。 “膜劑”治療口腔潰瘍,膜劑的治療效果也不錯,膜劑是以一種高分子材料為基質(zhì),吸附了一種或數(shù)種藥物成分,維護時間長的藥物。它能比較牢固地粘附在潰瘍表面,充分發(fā)揮消炎、防腐、止痛和促進愈合的作用,如意可貼等。另外涂布法對治療口腔潰瘍也有較好的作用,涂布法是將藥物直接用于口腔潰瘍創(chuàng)面,如使用金霉素甘油、龍膽紫、制霉菌素甘油、錫類散以及冰硼酸等藥物直接涂于口腔潰瘍創(chuàng)面。
常用方法
一般患者用藥當天止痛,1個月內(nèi)痊愈。對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對癥治療,目的主要是減輕疼痛或減少復發(fā)次數(shù),但不能完全控制復發(fā),所以預防本病尤為重要。
平常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漱口,戒除煙酒,生活起居有規(guī)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婦女經(jīng)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疲勞,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多飲水等等,以減少口瘡發(fā)生的機會。
需要提醒的是,口腔內(nèi)經(jīng)久不愈的潰瘍,由于經(jīng)常受到咀嚼、說話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會發(fā)生癌變。特別是在與牙齒接觸的那些部位,如存在著未拔除的殘存破損的牙齒,或者佩戴的假牙制作不合適,其銳利邊緣不斷刺激,刮破了黏膜,產(chǎn)生潰瘍,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潰瘍不但不會痊愈,還會日益加重。這種經(jīng)久不愈的潰瘍,也有可能是一種癌前病損,極易癌變。如果你經(jīng)常罹患口腔潰瘍的話,就需要注意上述的問題。
口腔潰瘍的病因為病毒感染。這類病毒屬于原發(fā)性病毒,人們被感染后病毒進入人體內(nèi),并藏在表皮下的血管里,在細胞核中繁殖,當身體免疫系統(tǒng)異常時,這些病毒會特別活躍,潰瘍也會明顯惡化。
有了口腔潰瘍不要一概輕視,如有可疑就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必要時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再做相應的治療。切不可粗心大意,延誤治療時機。
一般患者用藥當天止痛,1個月內(nèi)痊愈。華素片:又名西地碘含片,主要成分為分子碘,在唾液作用下迅速釋放,直接鹵化菌體蛋白質(zhì),殺滅各種微生物。
直接含化即可,成人一次一片,一日3~5次。
內(nèi)服:常用銀花、甘草煎湯代茶頻飲。
外用:①雞蛋數(shù)個,先把雞蛋煮熟,去白留黃,置小鍋內(nèi),煎熬并用筷子攪拌,蛋黃的顏色由黃而焦,由焦而黑,最后油出而浮在焦渣上,濾取而成,涂于患處。
②蜂蜜30克,硼砂末3克,拌勻涂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
③雞蛋1個,冰片0.3克,用時先漱口,用紗布擦凈潰瘍面上的唾液,將冰片混入雞蛋清中攪勻,涂在患處,每日4次。
雞蛋:雞蛋打入碗內(nèi)拌成糊狀,綠豆適量放陶罐內(nèi)冷水浸泡十多分鐘,放火上煮沸約1.5分鐘(不宜久煮),這時綠豆未熟,取綠豆水沖雞蛋花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療口腔潰瘍效果好。
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涼開水浸透成稀糊液備用。用前先清潔患者口腔,然后用細長棉簽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潰瘍面,以餐前1~15分鐘用藥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藥5分鐘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潰瘍1。2天可痊愈,潰瘍面較大者5天痊愈。
云南白藥:用云南白藥外敷口腔潰瘍創(chuàng)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全脂奶粉:選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湯匙,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服,晚間休息前沖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潰瘍癥狀即可消失。
西瓜:西瓜半個,挖出西瓜瓤,擠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約2~3分鐘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復數(shù)次。
維生素C :將維生素C藥片1~2片壓碎,澈于潰瘍面上,閉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將甲氰咪胍1~2片研成細末,用棉簽蘸藥粉涂于潰瘍面上,10分鐘內(nèi)不要飲水,每日2次。
六味地黃丸:口服六味地黃丸每日2~3次,每次6~8克。
濃茶:我國明代藥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據(jù)研究,茶含單寧,具有收斂作用,濃茶漱口可促使口腔潰瘍愈合。
慶大霉素:用消毒棉簽蘸取慶大霉素4萬單位2毫升注射液輕涂口腔內(nèi)潰瘍面,數(shù)分鐘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藥液,一般2~3日即愈合。
柿霜:從柿餅上取柿霜,用開水沖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芭蕉葉:采鮮芭蕉葉適量,將其用火烤熱貼敷于口腔潰瘍處,每日2~3次。
95%乙醇:用棉簽沾上95%乙醇,輕壓口腔潰瘍點,并輕輕轉(zhuǎn)動棉簽除去潰瘍面上的腐敗組織,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療口腔潰瘍,絕大多數(shù)在2—3天愈合
清火中藥藥方:甘草5g,砂仁5g,竹葉10g,黃柏10g,下3-4碗水,煎至一碗左右,再加少許水繼續(xù)煎,后反復一次,煎至一碗左右,即可服用。一副藥分兩次喝,早晚各一次。
冰片+真絲:取冰片少量,另取真絲布料少許燃灰,取灰燼與冰片研磨混合,敷于患處,可立即止痛。狀況輕者一天可愈。
吳茱萸: 治療口腔潰瘍將吳茱萸搗碎,過篩,取細末加適量好醋調(diào)成糊狀,涂在紗布上,敷于雙腳涌泉穴,24小時后取下。用量:1歲以下用0.5~2錢,1~5歲用2~3錢,6~15歲用3~4錢,15歲以上用4~5錢。 一般敷藥1次即有效.
局部治療法
口腔潰瘍的病因較復雜,臨床治療要根據(jù)不同的誘因,針對性地治療,才能獲得好的療效。如:解除精神緊張的壓力、鎮(zhèn)靜、安眠、戒煙、酒等;有消化道疾患的要治療相應的疾病,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對于潰瘍局部,可采用局部涂擦止痛,消炎,促進愈合的藥物。如:魚肝油糊劑,強的松糊劑,養(yǎng)陰生肌散,潰瘍膏等,或者在進食前局部涂擦局麻藥,以減輕疼痛。
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促進潰瘍愈合,治療方法較多,根據(jù)病情選用:
1.含漱劑 0.25%金霉素溶液,1∶5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1∶5000高錳酸鉀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等
2.含片 杜米芬含片,溶菌酶含片,氯已定含片
3.散劑 冰硼散,錫類散,青黛散,養(yǎng)陰生肌散,黃連散等是中醫(yī)傳統(tǒng)治療口腔潰瘍的主要藥。此外,復方倍他米松撒布亦有消炎、止痛、促進潰瘍愈合作用
4.藥膜 其基質(zhì)中含有抗生素及可的松等藥物,用時先將潰瘍處擦干、剪下與病變面積大小相近的藥膜,貼于潰瘍上,有減輕疼痛、保護潰瘍面、促進愈合的作用
5.止痛劑 有0.5%~1%普魯卡因液,0.5%~1%達克羅寧液,0.5%~1%地卡因液,用時涂于潰瘍面上,連續(xù)2次用于進食前暫時止痛
6.燒灼法 適用于潰瘍數(shù)目少,面積小且間歇期長者。方法是先用2%地卡因表面麻醉后,隔濕、擦干潰瘍面用一面積小于潰瘍面的小棉球蘸上10%硝酸銀液或50%三氮醋酸酊或碘酚液,放于潰瘍面上,至表面發(fā)白為度。這些藥物可使?jié)兠嫔系鞍踪|(zhì)沉淀而形成薄膜保護潰瘍面,促進愈合,操作時應注意藥液不能蘸得太多,不能燒灼鄰近健康組織
7.局部封閉 適用于腺周口瘡。以2.5%醋酸潑尼龍混懸液0.5~1ml加入1%普魯卡因液1ml注射于潰瘍下部組織內(nèi),每周1~2次,共用2~4次,有加速潰瘍愈合作用
8.激光治療 用氦氖激光照射,可使粘膜再生過程活躍,炎癥反應下降,促進愈合。治療時,照射時間為30秒~5分鐘,一次照射不宜多于5個病損
食療法
【烏梅生地綠豆糕】
配方: 烏梅50克,生地30克,綠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 將烏梅用沸水浸泡3分鐘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細,與烏梅拌勻。綠豆用沸水燙后,放在淘籮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將綠豆放在缽內(nèi),加清水上蒸籠蒸3小時,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篩上擦成綠豆沙。將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襯以白紙一張,先放一半綠豆沙,鋪均勻,撤上烏梅、生地,中間鋪一層豆沙,再將其余的綠豆沙鋪上,撳結(jié)實,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塊。
功效: 滋陰清熱,解毒斂瘡。
用法: 作點心吃。
【生地青梅飲】
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 將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適量,同煮20分鐘,去渣取汁。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降火斂瘡。
用法: 每日1劑,分2~3次飲服,可連用數(shù)日。
【生地蓮心湯】
配方: 生地9克,蓮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
用法: 每日1劑,連用數(shù)日。
【蓮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15克,甘草2克,綠茶葉5克。
制法: 將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內(nèi),沖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泄熱。
用法: 代茶頻飲。
【竹葉通草綠豆粥】
配方: 淡竹葉10克,通草5克,甘草1.5克,綠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將淡竹葉、通草、甘草剁碎裝入紗布袋,與綠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鐘,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熱瀉火,解毒斂瘡。
用法: 早晚分食。
【鮮藕蘿卜飲】
配方: 生蘿卜數(shù)個,鮮藕500克。
制法: 上二者搗爛絞取汁液。
功效: 清熱除煩,生津止渴。
用法: 含漱。每天數(shù)次,連用3日。
【蓮心梔子甘草茶】
配方: 蓮子心3克,梔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諸物加入開水浸泡。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天1劑,代茶頻飲,可連用3劑。
【地芩竹葉飲】
配方: 生地15克,黃芩9克,淡竹葉15克,白糖適量。
制法: 前三味加水煎取湯汁,調(diào)入白糖。
功效: 清心瀉火。
用法: 每日1劑,分2次飲用,或代茶頻飲。
【五倍子枯礬白糖方】
配方:五倍子36g,枯礬24g,白糖2g。
制法:先將五倍子炒黃,加入白糖炒片刻,待糖溶化完為度,倒出晾干,然后與枯礬共研細末,用香油將藥末調(diào)成稀糊狀。
功效:清心瀉火。
用法:抹于患處,每日2-3次。
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蜂蜜療法:將口腔洗漱干凈,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涂于潰瘍面上,涂擦后暫不要飲食。15分鐘左右,可用蜂蜜連口水一起咽下,再繼續(xù)涂擦,一天可重復涂擦數(shù)遍。
硫酸鋅療法:服用硫酸鋅片或12%硫酸鋅糖漿,成人每次40-80毫克,1日3次,一般連用5-7天即可痊愈。
木耳療法: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可可療法:將可可粉和蜂蜜調(diào)成糊狀,頻頻含咽,每日數(shù)次可治口腔發(fā)炎及潰瘍。
病情分析: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又稱口瘡,發(fā)作時疼痛非常明顯,可未經(jīng)治療而自愈。也有的反復發(fā)作,稱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指導意見:
1 。意可貼。 2。 慶大霉素注射液涂于口腔內(nèi)潰瘍面,數(shù)分鐘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2 3日即愈。 3 。維生素C片研碎撒于潰瘍處或直接將整片放于患處,每天2次。一般3—4次即可痊愈;輕者1—2次即可痊愈,但初次用藥時,疼痛顯著。 4 。云南白藥敷于潰瘍處,一日2次,一般2 3天痊愈。
以上是對“舌頭長了一個小包,好像是潰瘍,很疼很疼”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您好,請問飲食方面,吃什么比較好呢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