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11月26日中毒·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27日開始吸高壓氧至今45天,做CT無異常,還有一些輕微頭痛頭暈,一直服用一些維生素和腦復康,昨天又加了一顆‘思考林’.請問這些藥物能同時喝嗎?有沒有后遺癥?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盡快網上回復
病情分析:
一般一氧化碳中毒是有后遺癥的
遲發(fā)型腦病 可能是一種神經脫髓鞘疾病
指導意見:
建議你可以服用上述藥物
另外維生素B1等神經營養(yǎng)藥可以用
祝你健康
病情分析:
輕型:中毒時間短,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為10%--20%.表現為中毒的早期癥狀,頭痛眩暈,心悸,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甚至出現短暫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鮮空氣,脫離中毒環(huán)境后,癥狀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遺癥.其中89例為輕度中毒.
中型:中毒時間稍長,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占30%--40%,在輕型癥狀的基礎上,可出現虛脫或昏迷.皮膚和粘膜呈現煤氣中毒特有的櫻桃紅色.如搶救及時,可迅速清醒,數天內完全恢復,一般無后遺癥狀.其中45例為中度中毒.
重型:發(fā)現時間過晚,吸入煤氣過多,或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現深度昏迷,各種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呼吸急促,會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時間越長,預后越嚴重,常留有癡呆,記憶力和理解力減退,肢體癱瘓等后遺癥.
指導意見:
1.一般處理:呼吸新鮮空氣;保溫;吸氧;呼吸微弱或停止呼吸的患者,必須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必要時,可用冬眠療法;病情嚴重者,可先放血后,再輸血.
2.防治腦水腫.
3.支持療法.[1].
救治措施
迅速將病人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臥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
一,糾正缺氧 迅速糾正缺氧狀態(tài).吸入氧氣可加速COHb解離.增加CO的排出.吸入新鮮空氣時,CO由COHb釋放出半量約需4h;吸入純氧時可縮短至30~40min,吸入3個大氣壓的純氧可縮短至20min.高壓氧艙治療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動脈血氧分壓,使毛細血.管內的氧容易向細胞內彌散,可迅速糾正組織缺氧.呼吸停止時,應及早進行人工呼吸,或用呼吸機維持呼吸.危重病人可考慮血漿置換.
二,防治腦水腫 嚴重中毒后,腦水腫可在24~48h發(fā)展到高峰.脫水療法很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靜脈快速滴注.待2~3d后顱壓增高現象好轉,可減量.也研注射呋塞米脫水.三磷酸腺苷,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也有助于緩解腦水腫.如有頻繁抽搐,目前首選藥是地西泮,10~20mg靜注,抽搐停止后再靜滴苯妥英0.5~lg,劑量可在4~6h內重復應用.
三,治療感染和控制高熱 應作咽拭子,血,尿培養(yǎng),選擇廣譜抗生素.高熱能影響腦功能,可采用物理降溫方法,如頭部用冰帽,體表用冰袋,使體溫保持在32℃左右.如降溫過程中出現寒戰(zhàn)或體溫下降困難時,可用冬眠藥物.
四,促進腦細胞代謝 應用能量合劑,常用藥物有三磷酸腺苷,輔酶A,細胞色素C和大量維生素C等. 五,防治并發(fā)癥和后發(fā)癥 昏迷期間護理工作非常重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定時翻身以防發(fā)生褥瘡和肺炎.注意營養(yǎng),必要時鼻飼.急性CO中毒患者從昏迷中蘇醒后,應盡可能休息觀察2周,以防神經系統和心臟后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有后發(fā)癥,給予相應治療.
以上是對“一氧化碳中毒”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凡是含碳的物質如煤,木材等在燃燒不完全時都可產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進入人體后很快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而且不易解離.一氧化碳的濃度高時還可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鐵結合,抑制細胞呼吸而中毒.
指導意見:
現場急救
立即將病人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并肌注呼吸興奮劑
病情分析:
您好!
看到你咨詢的內容,我只能就你所介紹的情況簡單的回復,因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經系統后遺癥的治療比較復雜,必須視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較強,甚至是個性化的治療.所以你到醫(y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損傷的定位,程度,才好確定最優(yōu)化的,具體的治療辦法,以免出現治療失誤
指導意見:
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最為敏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受累及.尤其是大腦皮層的白質和蒼白球等最為嚴重.在病理上表現為腦血管先痙攣后擴張,通透性增加,出現腦水腫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軟化壞死,臨床出現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危及生命.腦缺血和腦水腫可繼發(fā)腦循環(huán)障礙,引起血栓形成或缺血性軟化,或廣泛的脫髓鞘病變,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經系統后遺癥”,出現肢體癱瘓,震顫麻痹,周圍神經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發(fā)作性頭痛,精神障礙,甚至癲癇等.重度中毒者,其神經系統損害發(fā)病率幾乎100%.”
溫馨提示:
膳食清淡、慎用補虛之品,宜食有助于疏風散邪的食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