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問題描述:白細胞數目3.12 中性粒細胞數目1.62.單核細胞百分比50.3.略高.紅細胞310多.比以前有所減少.其他都正常.麻煩你能詳細說說嗎?這樣一直下去會不會引起白血病或其他疾病.就我這種情況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該怎么治療.謝謝!!1
病情分析:
白細胞減少癥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繼發(fā)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
指導意見:
原發(fā)性者原因不明;繼發(fā)性者認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學因素,血液系統疾病,伴脾腫大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過敏性疾病,遺傳性疾病等,獲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細胞減少等。
病情分析:
白細胞減少癥是指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持續(xù)低于4×109/升時的癥狀,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繼發(fā)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原發(fā)性者原因不明;繼發(fā)性者認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學因素,血液系統疾病,伴脾腫大的疾病,結締組織疾病,過敏性疾病,遺傳性疾病等,獲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細胞減少等。而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白細胞減少癥的一種,因此,白細胞減少癥的表現就是嗜中性粒細胞(白細胞中最常見的種類)的數量減少。
指導意見:
促白細胞生成藥物臨床應用種類較多,但療效均難以確定。如維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種粒細胞減少癥。維生素B4、鯊肝醇、肌苷、脫氧核苷酸、康力龍等對抗癌藥、放療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有較好療效。在病因治療同時,對上述藥物可選擇其中1-2種,服用4-6周,觀察是否有使白細胞回升效果,切勿認為藥物越多越好,而同時使用數種藥物。
以上是對“白細胞減少”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1白細胞減少癥常見為血液病,發(fā)病年齡為任何年齡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別。臨床上可以分為原因不明性和繼續(xù)性兩種情況,但是一般第一種為多見,第二種為化學因素,物流因素等藥物導致。比如腫瘤化療后,多種血液病。中醫(yī)學里認為,白細胞的減少癥與患者的心、肝、脾、腎臟都有關系。里面跟脾臟,腎臟尤其為關系密切?!澳I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腎臟。
2感冒也會引起白細胞減少。血液系統疾病是白細胞減少癥的病因,一些疾病也會導致白細胞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骨髓造血停滯等,其特點是除了出現白細胞減少外,常常還同時合并有其他血細胞的減少,如貧血和血小板減少。一般而言,白細胞輕度減少是沒必要過度的擔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細胞不少于1.5×10^9/升,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也不易感染。
指導意見:
3服用硫脲類藥物治療甲亢時,最嚴重的反應是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癥的發(fā)生,一般情況下,少數患者在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時,可出現白細胞減少;臨床上輕者可無明顯癥狀,僅有乏力懶動,較重者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欲不振,偶有發(fā)熱。如白細胞總數降至3×109/升,中性粒細胞低于35%以下者,應考慮停藥或改用其他抗甲狀腺藥物。
注意事項:
白細胞的減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巨大的,為此健康的人群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內臟,可以常常做定期檢查。日常生活中少接近放射性線或苯的工作物品,對有可能引發(fā)白細胞減少的藥物一定要謹慎處理,慢性白細胞者如果長期隨訪若血象穩(wěn)定可不必服藥。避免過度的工作,加班,注意天氣的變化,防止感受外邪而發(fā)病。
病情分析:
白細胞減少癥,是指周圍白細胞計數持續(xù)下降所引起的一組癥狀。典型表現為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欲減退,精神萎靡、低熱,屬祖國醫(yī)學“虛勞”范疇。
指導意見:
西醫(yī)主要是采取藥物治療的方法!中醫(yī)治療白細胞減少癥采用益氣養(yǎng)血,補腎益精,健脾養(yǎng)胃諸法。
病情分析:
白細胞是一種有核的血細胞,一般健康的人體內白細胞大約有4000-10000/UL(微升),如果當沒微升量超過10000個的時候,就是常見到的體內發(fā)炎,白細胞增多。如果低于4000個時候,那就是白細胞減少,那么多數時候是因為藥物,放射線,感染等細菌導致顆粒細胞減少。
指導意見:
白細胞的減少常常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中醫(yī)認為本病初期多是兩虛脾氣虧損,晚期傷及肝腎,導致腎陰虛,總以脾胃肝腎虛損為本,表現癥狀為常見乏力、心悸、頭暈、低熱、咽炎或粘膜潰瘍。不會引起白血病,要注意盡量避免接受輻射。
溫馨提示:
鼓勵病人經常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